我單位合作參與由中國計量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的成果《汽車制動執行部件關鍵檢測技術及裝備產業化》擬申報2020年市場監管科研成果獎。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開展2020年市場監管科研成果獎推薦工作的通知》(市監科財函〔2020〕2031號),按要求對項目信息進行公示,公示期5個工作日,從2020年12月11日起到2020年12月17日止。任何單位或個人對公示項目信息存有異議的,請在公示期內,以真實身份書面形式向總經辦提出。
聯系人及聯系電話:王芳,15224079708
附:公示內容
1、項目名稱:汽車制動執行部件關鍵檢測技術及裝備產業化
2、候選單位:中國計量大學,杭州沃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候選人:羅哉、江文松、胡曉峰、陸藝、郭斌、范偉軍、趙靜、林敏
4、項目簡介:
據統計,汽車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是全球災害所造成死亡人數的4.5倍、經濟損失的5.8倍,由于超速、超載等引起的制動系統失效導致的事故占總傷亡量的63.71%。汽車制動系統主要由供能裝置、控制裝置、傳動裝置和制動器四部分組成,制動器直接作用于車輪,是決定制動效果的核心部件,由調整機構和制動卡鉗構成。制動器工作環境惡劣、負載條件復雜,一旦失效,將嚴重影響汽車的制動效果,引起交通事故,給社會生產和生命財產帶來不可預期的危害,必須對制動器關鍵零部件的機械性能進行在線檢測對其安全狀態進行有效評價。目前國內制動器生產技術大多由瑞典、美國、日本和德國等引進,缺乏獨立設計的能力,其中高端在線檢測儀器均由國外壟斷,價格高昂且技術對國內封鎖。在國家質檢總局科技項目的資助下,本課題組通過研究制動器關鍵零部件的工藝結構原理、優化多物理參數測試項目、研制了制動器關鍵零部件在線檢測設備和裝配生產線,實現自動調整臂和制動卡鉗設計、加工、測試、裝配生產全部環節的覆蓋,打破了國外技術壁壘,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 利用多剛體系統動力學分析,優化關鍵零部件設計、加工工藝
基于多剛體系統動力學拉格朗日方程建立自動調整臂和制動卡鉗內部零件多層次動力學模型,利用非線性降維方法,研究關鍵零部件在動載荷下內部各零部件的失效特征,建立了關鍵零部件的損傷模型,優化關鍵零部件的幾何、物理參數,提升關鍵零部件的使用壽命。
(2)基于負載模擬的制動器關鍵零部件在線測試方法研究
以某一型號商用汽車為載體,采集、分析在轉彎、爬坡、急剎車、滿載、長距上下坡等情況下的典型載荷,研發了一套實車工況負載模擬裝置;針對制動器關鍵零部件裝配生產過程中微弱信號特征值難以準確檢測的問題,提出了一種采用Mean-Shift算法結合Radon線性變換的微弱信號特征值提取方法,針對高噪聲環境下的振動信號在線檢測問題,提出了基于隨機共振的分數階雙穩系統多參數自適應測量方法。
(3)成套性能測試裝備和自動化裝配生產線開發
上述研究成果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項,軟件著作權4件,發表學術論文10篇,制定國家標準2項。本項目開發的測試裝備和裝配生產線在制動器領域均為首創,解決了我國自主設計的制動器關鍵零部件性能測試裝備從無到有的問題。本項目研究成果已在多家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成功應用,極大提高了裝配生產線的生產效率,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5、相關證明材料
序號 |
名稱 |
1. 驗收證書、成果登記證書 |
|
1-1 |
《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性能檢測關鍵技術研究》科學成果鑒定 |
1-2 |
《液壓制動卡鉗綜合性能檢測關鍵技術研究》驗收證書 |
1-3 |
《液壓制動卡鉗綜合性能檢測關鍵技術研究》登記表 |
2. 第三方評價證明 |
|
2-1 |
《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測試裝備開發及其產業化》科技查新報告 |
2-2 |
《汽車制動卡鉗綜合性能檢測系統》科技查新報告 |
2-3 |
《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測試裝備》校準證書 |
2-4 |
《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測試裝置》測試報告 |
2-5 |
《汽車制動卡鉗綜合性能檢測系統》測試報告 |
2-6 |
《液壓制動卡鉗綜合性能檢測系統》檢測報告 |
3. 應用證明 |
|
3-1 |
《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性能檢測技術》成果轉化證明 |
3-2 |
《汽車制動卡鉗檢測技術》成果轉化證明 |
3-3 |
《汽車制動卡鉗檢測技術系統》用戶報告1 |
3-4 |
《汽車制動卡鉗檢測技術系統》用戶報告2 |
3-5 |
《汽車制動卡鉗檢測技術系統》用戶報告3 |
3-6 |
《汽車底盤關鍵部件智能檢測系統》使用報告 |
4. 已授權專利證明 |
|
4-1 |
“一種汽車調整臂最大自調角的檢測方法”發明專利 |
4-2 |
“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自由間隙測試裝置” 發明專利 |
4-3 |
“一種液壓制動鉗綜合性能試驗臺的耗液量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發明專利 |
4-4 |
“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單向離合器的失效檢測方法”發明專利 |
4-5 |
“制動鉗總成滑移阻力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發明專利 |
4-6 |
“盤式制動器拖滯力矩測試裝置及測試方法”發明專利 |
4-7 |
“一種汽車自動調整臂后端蓋調節裝置”發明專利 |
4-8 |
“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自調功能耐久性試驗裝置”發明專利 |
4-9 |
“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低制動壓力測試裝置”發明專利 |
4-10 |
“制動鉗密封性檢測裝置及檢測方法” 發明專利 |
5. 標準及其他技術規范證明 |
|
5-1 |
《汽車制動性能動態檢測方法》國家標準GB/T 36986-2018 |
5-2 |
《汽車防抱制動系統(ABS)性能檢測方法》國家標準GB/T 36987-2018 |
…… |
|
6. 其他知識產權證明 |
|
6-1 |
《客車制動系統綜合測試分析軟件 V1.0》軟件著作權 |
6-2 |
《嵌入式伺服加載控制分析軟件V1.0》軟件著作權 |
6-3 |
《汽車零部件檢測軟件控制終端系統軟件V1.0》軟件著作權 |
6-4 |
《基于工業現場的產線終端信息管理溯源軟件V1.0》軟件著作權 |
7. 論文論著證明 |
|
7-1 |
《The grey relational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with poor information》學術論文 |
7-2 |
《Analysis of separation test for automatic brake adjuster based on linear radon transformation》學術論文 |
7-3 |
《AGV Localization System Based on Ultra-Wideband and Vision Guidance》學術論文 |
7-4 |
《Analysis and Compensation of Equivalent Diameter Error of Articulated Arm Coordinate Measuring Machine》學術論文 |
7-5 |
《汽車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的分離間隙提取技術研究》學術論文 |
7-6 |
《汽車制動自動調整臂的缺口盤熱變形研究》學術論文 |
7-7 |
《汽車自動調整臂螺旋壓縮彈簧的失效建?!穼W術論文 |
7-8 |
《制動間隙自動調整臂單向離合器的測試技術研究》學術論文 |
7-9 |
《汽車自動調整臂矩形離合彈簧有限元疲勞分析》學術論文 |
7-10 |
《基于最優偏差路徑的自動導引車糾偏方法》學術論文 |
8. 其他證明 |
|
8-1 |
沃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證明 |
…… |
|
注:附件含目錄限80頁。 |